大年初五晚七点半,“时代榜样”张桂梅教师才从云南丽江永胜县六德、仁里、高寨几个城镇近10户学生家,回到了华坪县儿童福利院,这里是她的家。她是丽江华坪女子中学(以下简称女高)党支部书记、校长,也是儿童之家——县儿童福利院院长。女高放假期间,只要在华坪,她都回儿童之家。妈妈回来了,孩子们也安心了。

坚持要走到每个孩子家服药,吸氧,63岁的张教师刚要静静歇息一下,又有几个电话进来,还经常有短信提示音:有远方没回来的学生、省州县各级干部向她拜年的,也有新闻单位记者联系采访的,难免不得安身。
寒假开端第一天,张桂梅就开端家访,她要造访104个家庭。“组织再紧凑些,时刻不够用!”她常说。华坪女高的学生,除了来自华坪县,也有来自永胜、宁蒗、玉龙等县区的孩子,大多还在偏远的村组。有的重生家,要是没有当地村干部领路,还要绕“冤枉路”。“张教师身体状况不太好,但她坚持要走到每个孩子家。”华坪女高校办主任张晓峰告知记者。
“12年了,这个传统不能断!我习惯了,能坚持!”张桂梅总这样说。这个寒假,张晓峰仍是兼职司机,均匀日行180公里。近一个月间,已造访了宁蒗、永胜、华坪三县边远城镇村组,最远到了宁蒗县烂泥箐乡烂泥箐村,和永胜县羊坪乡水柯乐村猪场小组、羊坪乡落雪坪村阿木湾下村。路太远,有一整天,他们就只跑了羊坪乡两个女孩家。
假期孩子有没有按计划学习、有没有协助家里做事?孩子在校有这些情况,现在咱们来连线班主任;没有党委、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协助,华坪女高办不成;不要感谢我,我只是党派来的服务员;家里有困难,这点钱你收下……这样的话,张桂梅一遍遍地重复。
“不论什么情况下,都不要轻言抛弃!”
上学期,一名高一女生情绪低落,成果下滑。张桂梅就让她和自己同住一屋,好经常开导她。原来她父母常闹矛盾,张桂梅三次到她家调停,终于让全家和洽,孩子脸上有了笑脸,学习也不分心了。
“我要救这个孩子!培育好一个孩子,最少能够改变三代人的命运!”张桂梅常这样告知身边的教师,也常这样给自己鼓劲儿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级党委、政府为华坪女高建造投入的资金达2400多万元,社会各界捐助资金达1000多万元。校园免去学生学费、教辅资料费、住宿费、试卷费、水电费、行李费、服装费等一切费用。孩子们安心上学,传续赤色基因、发扬革命传统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。
单亲、孤残、重病……一些家庭特别的孩子,校园还依据实际,按300元、500元、800元等不同金额,给予生活费补助。建档立卡户子女、低保户子女、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、农村一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,都能足额享受国家赞助。“正因为张教师熟悉每个孩子、每个家庭,才能把作业做得够细、够透、够暖心,也服众。”华坪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李向天告知记者。
“只要有满足的爱心、满足的耐性和满足坚决的信念,就必定能使咱们的孩子都变得满足优秀。对咱们的孩子,不论什么情况下,都不要轻言抛弃!”张桂梅说。
2009年,初中毕业差点辍学的陈法羽,来到华坪女高历练三年,考上了警校,如今是一名人民警察。与陈法羽类似,铭记党恩的周云丽,大学毕业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,主动抛弃已考取的宁蒗县一中教师编制,甘当代课教师。“在女高时,张教师教导的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的理念,我牢记在心。永久做党的好女儿,在平凡的岗位上建造家乡、振兴村庄。”陈法羽说。
张桂梅在云南从教40余年,桃李满天下;发力筹建华坪女高、协助困难家庭孩子12年来,把1804个山里女孩送进大学殿堂,改变了上千家庭,影响了无数人。“有人说,我能够歇息了。但对我来说,最大的心愿便是进一步把华坪女高做强,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,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!”张桂梅说。